“随着全球电动汽车逐渐普及,汽车废旧电池排放量必然增加,市场价值正在扩大。”
1月22日,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援引韩国《金融新闻》报道称。
据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预计,2025年,全球电动汽车报废数量将达到56万辆,预计到2040年,这个数字将飙升至4227万辆。
与此同时,全球废电池再利用市场的规模将在2030年增至70万亿韩元(约合3766亿元人民币)、2040年增至230万亿韩元(约合1.2万亿元人民币)、2050年增至600万亿韩元(约合3.2万亿元人民币)。
废旧电池再利用一般指对电池正极材料锂、钴、镍、锰等稀有金属进行提取再利用,这部分材料是锂电池制造所需的关键金属材料,占据了电芯的主要成本。
近年来,锂价、镍价跌宕起伏,进一步导致了电池成本的波动。废旧电池再利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,也能对产业链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,各国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视程度正逐步提高。
《欧盟电池法》对于电池所使用的回收材料的比例做了强制性规定。此项规定主要适用于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,其要求在2030年,产品中所含的回收钴、铅、锂和镍的比例最低须达到12%、85%、4%和4%。
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规定,在美国回收的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将被视为美国制造,基于回收电池生产的新电动车将具备获得补贴的权力。
在中国,工信部上月发布了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的公示,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,同时还涵盖了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运营、报废等内容的管理办法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陶青在1月19日举办的发布会上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上提出,力争2024年综合利用废旧动力电池量达到26万吨以上。
研究机构EVTank在《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***(2023年)》中指出,预计到2030年,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。
1月17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发布第五批符合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》企业名单,涉及企业68家,其中45家为梯次利用企业,20家为再生利用企业,3家为综合利用企业。截至目前,工信部累计公告五批共156家合规企业。
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(300750.SZ)董事长曾毓群在本月出席2024达沃斯论坛时提及,宁德时代的镍、钴、锰回收率达到99.6%,锂的回收率也达到91%。
2015年,宁德时代通过收购邦普循环入局动力电池回收。去年,宁德时代旗下子公司广东邦普从10万吨报废电池中回收了1.3万吨碳酸锂。
曾毓群预测,由于电池回收材料的应用,到2042年,中国有可能不需要在锂电池生产中使用新开***的金属。他还表示,如果电池回收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得到推广,锂电池金属原材料的供应问题将迎刃而解。
除宁德时代外,比亚迪(002594.SZ)、国轩高科(002074.SZ)、亿纬锂能(300014.SZ)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已纷纷入局废电池再利用领域。
比亚迪早在2015年就与格林美(002340.SZ)达成合作,共建动力电池回收循环体系。工信部***显示,当前,比亚迪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数量已超50个。
亿纬锂能去年10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,已在锂电池回收领域,与金泉新材料合作研发低碳环保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,并与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Li-Cycle签订合作备忘录。
国轩高科则在2021年针对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业务成立了合肥国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,同时还在不断扩建电池回收工厂。
在锂电池产业链上游,也已有赣锋锂业(002460.SZ)、天齐锂业(002466.SZ)、华友钴业(603799.SH)在内的行业巨头布局。
天齐锂业曾在去年透露,已拥有与电池回收利用相关的授权专利共37项;赣锋锂业2023年半年报显示,已形成7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及金属废料综合回收处理能力;华友钴业在2017年3月于浙江桐乡设立华友循环,并于同年收购韩国锂电池循环利用公司TMC的70%股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