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?有什么好处?对女子有什么影响?
缠足就是“裹小脚”。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好处,给女子留下终身痛苦,不管是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。
小时候,看见姥姥的脚非常小就很奇怪。问了姥姥,姥姥把袜子脱下来,却让我吓了一跳。除了大拇指,剩下的所有脚趾都已经断掉被踩在脚下,看得心痛极了。当然裹足外形看起来宛若“月儿弯弯”,很好看。可是得知是这样来的,感觉自己的脚也在隐隐作痛。看着姥姥颤颤巍巍的忙着,觉得姥姥是那样的可怜!
虽然过去了多年,但是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,当时姥姥还给我讲起缠足的过程。当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用长长的布带把脚裹住,白天黑夜都是如此。一开始很痛可是慢慢后来就习惯了。
为什么要裹小脚,当时想姥姥的父母真是狠心。现在想起来,大概可以理解了她的父母。
就像现在的父母为了追求升学率高分,为了孩子有个不辛苦的未来,就逼着孩子苦读或是上各种课外特长班。一句话都是为了孩子打算。
欢迎走进文史工作坊!
小脚女人嘛!给人一种小鸟依人的感觉。而且在中国古代戏剧***中,***嫩的纤纤玉足是“性”字的衍指符号,会勾起男人的无限遐想。
《***》中潘金莲就是小脚。她的名字金莲也是有词义。
古代第一个裹脚的女人是南唐李后主的宠妃——窅娘。
据说窅娘本是歌妓,李后主见其样貌美丽,便将她从苦难处所接处,朝夕相处。
一日窅娘与李后主逛荷花池。李后主看到美丽的风景言:要是人的脚能长得像红菱那样在莲花上舞蹈该多好啊!
“裹脚”又称缠足、裹足、札脚等,指的是古代社会,女子的脚部要用狭长的白布紧紧缠裹起来,以符合当时的审美情趣。关于裹脚习俗具体产生时期,历来众说纷纭,但是它真正流行起来大约是从宋朝开始的。宋元是这一风俗的发展期,明代是其大盛期,清代则是鼎盛期,到了近代则逐渐废除了。
裹脚的风行原因,一是封建礼教观念不断强化,缠足成为限制女性自由、维护女性贞操的有力工具;二是审美观念的影响,社会普遍以足之纤小屈曲为美,至清时更发展为“三寸金莲”,妇女为迎合社会的统一审美,不得不有意无意地进入缠足的社会洪流中;三是封建社会是男性主导的,缠足满足了男性的变态需求,而拥有话语权的文人又对此大加宣传。
裹脚满足了男性的变态心理,却给妇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,而这些伤害不仅是精神上的,还有身体上的。
毫无疑问,裹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,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,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“三寸金莲”。这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重要条件。如果不裹脚,不仅很难嫁出去,还会受到歧视等不公平的待遇。这种畸形的审美观在中国古代延续了很多年。
关于裹脚的起源,说法不一。有说始于隋朝,有说始于唐朝,还有说始于五代。有人甚至称夏、商时期的禹妻、妲己便是小脚。但是具有事实依据的是南宋时期,考古学家从南宋福建福州墓中,发掘出了最早的小脚女人穿的鞋子。在正史中,宋代裹小脚逐渐盛行。起初,缠足的主要是宫人、妾室、歌姬等活跃在“时尚圈”的人。南宋后期,小脚成为首都临安时髦女性的一种象征。文人们也会写文赞美“莲鞋”,但是宋朝缠足只是把脚裹得“纤直”而不弓弯,不同于“三寸金莲”。到了清朝妇女缠足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在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前,裹脚只是修脚形,让脚看着更漂亮,是一种美容,女子的脚还是可以自由活动的。清兵入关以后,发布“剃发令”,武力强迫男子剃发,作为屈服于清廷的象征。与此同时,女子裹脚这种风俗文化,也开始被清廷下令停止,但并未达到目的,反而愈演愈浓,故而有“男降女不服”之说。自此以后,开始出现把脚缠裹成俗称“三寸金莲”的畸形的现象,时人称“缠足”。这一时期,作为一个女人,是否缠足,缠得如何,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。同时,八旗女子也缠足,她们的缠足方法不同于“三寸金莲”,而是把脚缠得“既瘦窄又平直,瘦削有如利刃,故名‘刀条儿’。”在当时,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,都以女子大脚为耻,小脚为荣。“三寸金莲”之说深入人心,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。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,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“抱小姐”,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。
关于缠足的好处,在我看来,对于女性来说,没有分毫。缠足主要通过外力改变脚的形状,严重影响了脚的正常发育,引起软组织挛缩,这个痛苦的过程是无法言喻的。而一千多年以来中国的千千万万的女性从小就要经受这样的痛楚,不情愿地忍受这种从心理和身体上的摧残。而对于男子来说,缠足可以更加体现女性的柔软娇媚,裹了脚走路不便,妇女不必劳作,以此彰显家境富裕,无非是一种虚荣心罢了。当然,为了限制妇女行动也是其中不能不提的重要原因之一,女性没有自尊,失去独立人格,成为男人的附属,被男人当做玩物。在中国古代,女性地位卑微,这种病态的审美带给女性的伤害太大了。
本文作者青梅煮史(千寻)
喜欢历史、热衷码字
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探讨!
——码字不易,请多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