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和亲公主都是“冒牌”的,就不怕被发现吗?
唐朝进行和亲的公主前后共有21位,其中有五位是皇上的女儿,按照比例算的话,占到了和亲比例的24%。那么,其余和亲的76%就都是所谓的“冒牌”的,是宗室女,也都有皇室的血统。而真正进行和亲的皇上的女儿只有下面的这三位,占到14%。
(文成公主)
1、新兴公主
新兴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的第十五个女儿。新兴公主先嫁给了驸马长孙曦。后来,驸马逝世。
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,有近二十个和亲公主。不过,这近二十个和亲公主中,几乎没有一个公主是“真公主”。也就是说,几乎没有一个公主是皇帝的亲女儿。包括赫赫有名的文成公主,都不是皇帝亲生的。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宗室女,历史上甚至连她的籍贯、她的父母是谁,都没有记载。由此可见,这个所谓的“宗室女”,其实是值得怀疑的。
(网络配图)
公主是***的,显然就是一种欺骗。所谓纸是包不住火的,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。只要是欺骗,迟早是会被人发现的。一旦发现,性质肯定相当严重,重燃战火,那是绝对的。
可是,为什么在整个唐朝时期,就没有一个与唐朝和亲的国家,提出“***公主”问题呢?难道他们都不知道“***公主”的事情吗?
我认为,那些与唐朝和亲的国家,肯定都知道是“***公主”的。那么,既然都知道是“***公主”,为什么不弄点事情出来呢?
我觉得可能有以下一些考虑。
有人可能会说,你刚说是“***公主”,现在又说公主实际上并不***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
前言:在古代,和亲是一种最好的时间换取和平以图修生养息的手段,例如唐朝就有数十位和亲公主,作为一种外交手段,当与某一族某一国交战战败或者为了和某一国某一族联盟,唐王会选择册封和亲公主前去和亲,以达到边关的和平,争取修生养息的时间。那么问题来了,唐朝唐王们真的舍得自己的女儿远嫁边关,答案是否定的,这也滋生了很多“***冒公主”的出现,问题来了,那些边关少数民族也不都是傻子,难道***冒公主也要?不怕发现吗?其实根本不用担心,即便知道是***冒的也无妨,原因很简单!
一,唐朝绝大多数和亲公主都是“冒牌的”,很多都是在王室子弟或者大臣官员里选择漂亮娴慧的,册封为公主远嫁。
要知道,哪个父母不疼惜自己的女儿,唐王也是一样未必舍得,碰到外族侵袭或者为了边关维护安宁,不得已而必须选出和亲公主远嫁。那么都会在王室子弟或者大臣官员里选择漂亮娴慧的,加以册封为“公主”。
我们来举例说明:唐中宗李显时期的金城公主,其实就不是自己子女,而是选用的远支宗室邠王李守礼之女,被李显收为义女之后,册封为“和亲公主”,于公元710年奉唐中宗之命和亲吐蕃。
二,既然唐朝这么多和亲公主都是“***冒”的,难道就不怕夫家揭穿吗?要知道没有不透风的墙,搞个***冒公主不等于羞辱夫家吗?
其实不用担心这个“***冒的”问题。那些少数民族们其实也是乐于接受,原因如下:
1,虽然公主们不是“唐王亲生”的,但是至少都是皇室宗室子女,对应级别并不差,而且都是唐王亲封,而且多数是被唐王收为养女或者义女的,礼仪规格,也不低,最关键的,全世人都看着和亲团队出使,荣誉度关注度也不低。因此,即便,外族有异议,也是无话可说。
据史书上记载,唐朝一共有15位和亲公主,其中只有3位是大唐皇帝的亲生儿女,分别是唐肃宗的女儿宁国公主、唐德宗的女儿咸安公主和唐宪宗的女儿太和公主。剩余12位和亲公主,都只是宗室之女,包括大家熟知的文成公主,都是“冒牌”公主。
从这层意义上说,唐朝的和亲公主,绝大多数其实都是“冒牌”公主。对此,很多人肯定会很好奇,***皇帝这样做,难道不怕被认发现吗?到时这些与***和亲的国家追究起来,***皇帝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?
其实,大家之所以会提这样一个问题,显然是没有真正弄明白和亲的真正目的。
其实呢,所谓的和亲,不过是割地赔款的一块遮羞布而已,它真正的价值,不在于这个美女是不是***皇帝的女儿,而是这个美女所带过去的嫁妆,以及借此和唐王朝建立某种关系。
当时,对于***周边的游牧民族来说,由于他们本身的经济和物资都比较缺乏,所以需要时不时的掠夺下中原王朝,但问题是,当时的***王朝可不是软柿子,你跑到***境内来掠夺,搞不好反而会被唐军***揍一顿,这明显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。
在这种背景下,游牧民族的首领们就希望******能够主动拿点钱和粮食来支援下自己,但问题是,******凭什么要主动给他们钱和粮食?更何况,这种事情要是传出去,***皇帝岂不是太没面子,因为这不是妥妥的丧权辱国么?不知道的还以为***皇帝怕他们!
这个时候,有一个游牧民族首领便告诉***皇帝,总而言之,我不要你的钱和粮食,我只想与你和亲,认你当爹(岳父),以后好好侍奉你!对此,***皇帝那是牛逼到天上,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,总而言之,你想认为当爹,我可不想认你当女婿呢!
这个游牧民族首脑一看,***皇帝竟然这样牛逼,于是她立马就率领20万大军攻打***帝。虽然在这个过程中,***的军队不断取得胜利,但这场战争却也让******不堪重负,因为它所消耗的军费太庞大,并且边境的大量百姓,也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,实在得不偿失。于是,***皇帝只好同意和亲。
左宗棠跟曾国藩交恶是真的还是演戏?
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湘军大帅,左宗棠能被授予四品京堂调给曾国藩阵前任用,曾是出过大力的。后来左宗棠自成一派可以与曾国藩分庭抗礼,两人政见不合争争吵吵很正常。但我认为更本质的原因是湘军势力太大,如果这两位首脑关系太好的话确实容易引起朝廷的忌惮,所以也夹杂了互相制衡以保平安的默契。
1863年也就是石达开大渡河全军覆没的那一年,湘军人物担任总督、巡抚的占全国62.5%和60%。这些督抚们在各自辖区程度不等的仿照两湖,整顿吏治、税政、治安,安定了地方,发展了经济,以便把这些人力财力用于防务和军队建设。到1863年冬天,曾国藩直属湘军就有12万多,四川湘军有四万多,李鸿章在上海靠士绅资助所部湘淮军也有七万人,左宗棠以闽浙为筹饷基地,并争取江西、广东等省的支援,所部也有6万人。到了1864年攻陷天京时,湘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五十多万,与过去常备军绿营的总兵力相差无几了。
而这支军队几乎掌握在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这三个***手上,这是双方都需要一个平衡。曾左二人交恶就是最好的情况,这样朝廷可以稍稍放心。曾左也不用鸟尽弓藏。
左宗棠与曾国藩同是湖南人,同为晚清中兴名臣,甚至两人还做过同事,但这两人水火不容,当时朝野皆知。
左宗棠天资聪颖,过目能诵,甚为睥睨世人。
而曾国藩资质一般,曾在夜里苦读***未睡,旁边等着他入睡后好行窃的小偷都忍不住吐槽:你这娃不行,你读的我都能背下了……
但左宗棠天分虽高,却和曾国藩一样,屡试不第。左放弃了科考,曾还奋斗在那条路上。
曾终于踏上仕途,左已是湖湘***幕僚。
左在官场享誉甚隆,曾建湘军兢兢兢业业。
虽左多方嘲笑自己愚钝,但曾爱惜人才,还是把左招至麾下。
曾攻打天平军需要朝廷兵力,索要未果,撂挑子回家。这也许是曾的策略,但左骡子不管,去信骂曾“不礼不义不忠”。
这可是捅了曾国藩的心窝,因为曾是儒家信徒,以忠义为本,平常被左骂谦逊近乎伪倒罢了,这回还措辞如此激烈,实不可忍,两人遂交恶。
两年后,两人捐弃前嫌,携手共克太平军。但这次两人再度交恶。
感谢信任与邀请。
曾国藩科举上比左宗棠顺利,奉命组建湘勇时曾国藩已官居侍郎;而左宗棠功名只是举人,初入官场也只是湖南巡抚的幕僚。
两个人性格方面也不相同,曾国藩经官场中历练更注重搞好人际关系,算得上和光同尘吧。左宗棠就孤傲、刚烈得多,可以说是持才傲物。
然而,左宗棠得罪官场中人而差点获罪时,幸得湖南籍官员回护得以因祸得福,其中曾国藩也是尽了力的。后来左宗棠得以组建楚军同样也有包括曾国藩在内的官僚们支持。
但毕竟是两个均有才干之人,相互间竞争不服气是肯定存在的。左宗棠也不赞同曾国藩的任人观点,同样也看不上曾国藩顾忌太多。仅以曾国藩自己成军以来就格守国家制度自称所带部队为湘勇(只有清朝正规军才能叫军,如湘勇、楚军、淮军其实都只能称勇),而左宗棠却堂而皇之得把自己幕勇组建的军队叫做“楚军”。
当然,两个人的矛盾其实并没有什么根本利益之争。说白了不过是两个人合不来而已。亲近肯定谈不上,但相互认可才干、公事上的配合却是肯定的。要说他们之间能成为上下属那种关系,两个都傲气的人那也是决无可能。
如果说两个人故意做给清庭来看,其实也不存在。因为实际上也没必要,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是师徒,曾国藩也从未有什么顾忌,照样支持李鸿章组建淮军。
曾国藩与左宗堂,一个是战略家,一个是军事家。论谋略,曾国藩胜过左宗棠,而论领兵打仗,左宗棠比曾国藩。
曾国藩一生,亲自指挥的战役,几乎打一场败一场,其中想自尽的就有四五次。而左宗棠在军事指挥上却胜过曾国藩,一生很少吃过败仗。
在用人方面,曾国藩可谓老谋深算,深谙用人之道,手下个个为之卖命,包括左宗棠。对下属非常休贴入微。曾国藩一生朝庭封赏可不少,但其一生清贫,死后也没给子女留下什么家产,是因为他都分发给了下。所以将士打仗个个不要命,这也是他常打胜仗的原因。
说左宗棠与曾国藩不和,一半真一半***。真的方面是因为左宗棠与曾国藩是同年进考进士,却没有曾帅***,所以只能屈尊帐下,甚至还曾负气出走过,有点不服气,但又不得不有求于曾国藩。曾国藩又看重左帅是人才,却又不喜欢他的性格,所以时有矛盾。***的方面两人都握有重兵在手,怕朝庭猜忌,不得不做一点姿态。其实两个人是非常惺惺相惜的,曾国藩死后,左宗棠对他的品评之高无人能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