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甘露寺在什么地方?
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孙巷路 甘露古寺位于高邮市孙巷路,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建筑,历史十分悠久。
古寺位于北固山峰顶,历代多次重建,寺内古建筑包括大殿、老君殿、观音殿、江声阁等,规模虽然不算很大,但是因为和孙刘有关千百年来名气响彻寰宇,形成“寺冠山”的独特景观。甘露寺的建筑特点和金山以及焦山的寺院风格不同。
宿州地藏禅寺什么时候开门?
宿州地藏禅寺几点开门全年08:00-17:00。地藏禅寺为供奉地藏王菩萨之庙宇,我国现有多处。各地地藏禅寺有嘉善地藏禅寺、高邮地藏禅寺等。
扬州十日致80万人死亡,这件事为什么在200年后才真相大白?
不说***没血性,没记性。
有记性又如何?儒家文人集团已经被满清彻底收买过去,帮着满人统治***,帮看满人杀***!曾国藩是十九世纪最大的汉奸。
剪辫子最可笑。二百年前强迫留又难看又脏的辫子,两百年后死活不剪。百思不得其解。
我是扬州人。自满清以来,扬州有句口头禅一直流传至今:“我贾家马家的是个……”,意为我货真价实,如***包换。坊间一直在传,当年清军屠城,血流成河,尸堆如山,偌大的扬州杀得只剩贾、马两户人家,现在只有贾、马两姓才是正宗的扬州人。因为人死城空,***纷至沓来,苏州***最多。所以我们扬州人一谈起祖籍,很多人都讲,祖辈是从苏州来的。
1644年发生在扬州的明清战争,到底死了有没有80万人,其实笔者是存疑的。关于扬州战役的史料,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明末清初扬州人王秀楚所撰写的《扬州十日记》,他在书中曾言:
“其间皆身所亲历,目所亲睹,故漫记之如此,远处风闻者不载也。”
王秀楚根据自己身受目睹并进行“调查”后记录下清军在扬州战役中***的人数是“查焚尸薄载其数,前后约计八十余,其落并投河,闭户自焚及深入自缢者不与焉。”
《扬州十日记》作为一个亲历者的笔记,被很多有影响力的书籍所引用,比如《辞海》、《辞源》、《中外历史年表》、《清史编年》。这些书籍在引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控诉清军在扬州的“***”。这个事情并非200年后才为人所知晓,起码《扬州十日记》这本书,一直都得以保存流传。
但是扬州真的死了有80万那么多人么?
在战争中死人的多寡,主要是由战场的大小、双方兵力投入多少,时间长短,战斗激烈程度,使用武器杀伤力以及军队纪律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。
在清军南渡来,史可法镇守扬州时,南明的主要兵力并没有集中在扬州,四镇之前早已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,许定国杀掉高杰后率部降清,在扬州战役开始前,四镇中实力最雄厚的高杰部早已在自相残杀之中瓦解了。
而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,向南京进攻,四镇之刘泽清、刘良佐两部在扬州危机之时,率军南下南京,而黄得功所部驻芜湖,三镇之兵皆没有参与扬州战役。
四月十九日,多铎兵临扬州,史可法“撤各镇赴援,无一至者。”,由此可见,扬州城守军兵力并不多,仅有的刘肇400兵来援,还在当夜直接降清了。
一说怀疑就肯定会挨骂,上次写了篇'元与清朝奠定中国'的短文就被热血青年变着法的骂了。
先讲个故事,唐朝天宝年间(751-754年)的两次唐朝与南诏的战争。751年于仲通率6万唐军征伐南诏国,全军覆没;754年李宓父子率近十万唐军征讨南诏,又全军覆没且主帅父子双亡。两次战亡的唐军顶多十万人。上世纪末在电视上看到大理农民挖出了几个唐军万人坑,尸骨像墙样一排排整齐堆放。
大理地区比杨州地区大百倍,且云南地广人稀。古代云南地方志记载,云南唐宋时仅三十余万人口。为什么大理地区的农民能挖到几个唐军万人坑,而杨州农民连个百人坑都挖不到呢。
学习历史也要讲证据,所以需要考古来验证。杨州十日这样的书是清末革命党人从日本带回国内的书册,这类书中有日本黑龙会的影子。现在的国人不要上了外人的当,影响民族团结。
那么,清军有没有***过杨州人民呢,答案是肯定的、有。但***杨州人民主要是汉八旗干的,他们***的是自己的同胞,烧毁的是自己的家园。
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是相互依存的。有清一代,游牧民族主要负责兵役的责任,而农耕民族主要承当赋税纳粮的事情。农耕民族是游牧民族的衣食父母,把衣食父母杀光了,游牧民族吃什么穿什么呢。就像现在的资本家一样,没有了广大工人与农民,资本家还神气个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