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帐下第一虎将许褚能单挑马超和赵云,为何一见到张飞就逃跑呢?你怎么看?
许褚不是外边领兵打仗的将领,他是曹操护卫部队的队长,保护曹操及其家眷的安全,可以参考典韦,张绣叛乱典韦力战保护曹操撤退,将领或在外领兵打仗,或镇守一方,许褚则是贴身保护曹操,三国志中记载曹***后许褚也一直是卫队长,守护皇宫,保护曹丕。
三国演义跟三国正史是有区别的,三国演义讲到曹操征伐马超,曾经裸衣斗马超,正史记载是马超率骑兵杀到,许褚一手拿马鞍挡剪,一手撑船让曹操渡河。
三国演义还有一段是许褚奉命押运粮草,押粮官酒肉伺候许褚,结果许褚大醉,晚上张飞劫粮草,许褚醉酒不敌张飞,败退。
演义终是演义,正史记载可能更为真实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许禇三次在张飞手下栽了跟头。
“虎痴”许禇屡次败于张飞,是因为许禇的特殊武技对张飞是无效的。
许禇三次败给张飞的记录:
第一次是在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一回中。
回目: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
第二次是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回中
回目: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
第三次是在《三国演义》
第七十二回中。
回目: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
在《三国演义》这部著作中,每个高等级的武将除了本身具备一身武艺外,还各自练就了一手独门绝技。如果乍逢强敌,就往往会放出大招来获得胜利。
给大家举几个例子。黄忠的“百步神射”,典韦的“月光飞戟”,夏侯惇的“一目了然”,都独步天下。
三国24名将中,许褚能战平第三的典韦和第五的马超,为啥打不过第六的张飞?
这肯定是用“一吕二赵三典韦,四关五马🐴六张飞”作依据的。可这只不过顺口溜而已,岂能当真?虽然演义也是编排故事,但毕竟属于文学创作,逻辑性、合理性、层次、地位,都比顺口溜高出许多。事实上,《三国演义》中,除了吕布早期武力一骑绝尘,领先于其他猛将外,在这个阶段的典韦、许褚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,武力并无明显差距。正常情况下的交锋,都会以平局收场。但将军的武力,不是一个恒定固化值,随着年龄、自身状况、外部条件的变化,武力也在逐渐演变,有的变化还很大,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。比如夏侯惇,在建安三年(198)救援刘备时,被高顺部将曹性,射中左眼、在那之前与以后,不说其他,单就独眼龙这一条,武力肯定大幅度下降。
许褚战平典韦,是曹操留曹仁、夏侯惇守甄城,自己带队往东,攻略陈留、汝南、颖川一带的黄巾余部,实际是渡过当时的饥荒。典韦带兵追击到葛陂,许褚正在那里当山大王,典韦、许褚都是暴脾气,两个从辰至午,就是约上午九点,打到十二点,各自歇息休整后,又接着打,一直打到黄昏,两人坐骑疲乏,才暂时停歇。典韦部下见了,飞报曹操,曹操也觉得诧异,亲临战地,远观许褚威风凛凛,心中喜欢,嘱咐典韦次日诈败,引诱许褚追赶;又令挖掘陷坑,布置挠钩手,次日,典韦战许褚,只虚斗应付三十合,就***意败走,许褚追赶中,落入陷坑,被挠钩手抓住,押解到曹操面前,曹操喝退士兵,亲解其缚,许褚感动,投诚曹操。两人这场恶斗,只说了时辰,也是大约值,如折算回合,估计在至少在200合以上,到三百合之间。
许褚裸衣斗马超,二人大战超过二百三十合,许褚还***上衣,一副拼命架势,双方观阵军士,一片哗然。马超一枪刺空,许褚顺势夹住枪杆,两人在马上夺枪,拉来扯去,扭断枪杆,各拿半截在马上乱打,曹操急令夏侯渊、曹洪夹攻助战,马超背后庞德、马岱麾两翼铁骑,猛冲猛杀,曹军大败,许褚身中两箭,狼狈败逃。这一仗,开始马超、许褚似乎战平,最终实际许褚败阵逃走,且很不体面。
至于许褚战张飞,主要就是赤壁之战后,曹操在前线大败,逃跑到乌林西,暂时歇息时,早已埋伏在此的张飞,突然杀出,为救曹操脱险,许褚情急之下,跨上一匹无鞍马🐴,迎敌张飞,拖延时间,待曹操在徐晃、张郃、张辽等掩护下,逃过路口,脱离险境时,早已精疲力尽、支撑不住的许褚,就赶紧勒转马头,逃之夭夭,张飞因意在军械物资,并没穷追猛打,许褚才逃过一劫。还有,就是许褚汉中护粮时,是因为许褚喝醉了酒,被张飞一矛刺中肩窝,醉酒是特殊情况,和上次在乌林西,是全军大败,又饥又饿,不得修整差不多。
以上战况说明,张飞、许褚、典韦、马超的武力,在罗先生笔下,是大体相当的,不论那位,某些情况下,略处下风,只是一时失手,或者环境、条件所迫,并非实力差距,这在正常情况下,就表现为平局。提问所说“打不过”,和“三英战吕布”时,关张“战不倒”吕布一样,也属于僵持、对峙,与平局可以画等号。只不过这是进行中的平局,不是终结平局罢了。(1802)
《三国演义》中关于张飞的描述几乎正史《三国志》一样,身高八尺有余(古代的八尺),武力过人,多次挑战吕布,与吕布战得不相上下。关键是张飞是罕见的大嗓门,一吼出去,装自己的胆,也给敌将造成心理压力。
许褚被称为“虎候”,跟典韦等人都战过,正史中的许褚恐怕与张飞不相上下,不存在逃跑一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