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有哪些大规模地移民?
洪武初年,山西向南方诸省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***。此次***,规模大,人口多,影响范围广。
明朝经过一系列残酷的战争,推翻了蒙元的统治,打败了数个割据***(陈友谅,张士城等),建立了大明帝国。国家经过元朝的残暴统治以及连年的战乱,人口锐减,尤其是南方几个省,天灾加人祸,损失了大量的人口。有的村十室九空,像朱元璋一家老少几十口,能活到明朝建立的除了朱元璋外就没有了(大部分都是饿死的)。
而北方尤其是山西省,在当时却是一枝独秀,山西地理位置相对封闭,西有黄河,东有太行山。境内物产也算丰富,战乱基本没有波及山西。人口增长也迅速。人口基数大,数量多,所以朱元璋决定把山西人口向南方迁徙。
当时规定,山西全省每10家迁出5家,全部集中于洪洞县,然后再具体分配迁到哪里。所以现在洪洞县成了许多人寻根的地方,南方人只要是小脚趾甲分为2瓣(一大一小2瓣,仔细看看自己的小脚趾)的就可以确定祖先是山西人,是正宗的汉族!因当时需要迁徙的人小脚趾头全部剪了一刀,用以区别留下来的人。现代统计学也证实,小脚趾甲2瓣的人从北向南呈递减状态!
现在好多人都说自己祖籍***大槐树,是有道理的!
从1370年,到1417年,明朝在这近半个世纪里,曾进行过大约八次较大规模的***。***的方向,主要是从***县大槐树向山东、河南、安徽等地***。***的比例按照四口之家迁走三个,六口之家迁走四个,八口之家迁走五个进行。
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,对家这个概念看的很重,因此,从第一次***,大家就都非常不愿意离开故土,与家人分开,离开生活了许久的家,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,团聚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削了,谁都不愿意。
战乱和各种灾祸一般都出现在中原地区,而山西仿佛是个避难所,很少受牵连,因此人口差距特别大,元朝灭亡后,连年的战乱导致中原人口稀少,于是洪武三年,朱元璋下令从大槐树***,强制性***。
虽然***过程十分艰辛,但是也只能无奈凑合过了。可悲剧的是,刚缓过神来,中原地区就又爆发了靖难之役,于是,刚***过去的人就像割韭菜一样又没了。永乐年间,只能再次***。这次,人们就更不愿意***了。
官府为了顺利***,像押***一样绑住他们的手,“解手”就是这么来的。为防止他们逃跑,还在他们小脚指甲用刀劈了一刀,以此为记号。这几十年时间里,***数量达百万之多,在世界***史上都名列前茅。
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阿文!本文原创,仅代表个人观点,欢迎转载,欢迎关注。
“问我祖先来何处?***大槐树。祖先故居叫什么?大槐树下老鹳窝。”
听到了这首民谣让我们的思绪万千,想起了在646年前我们的祖先大迁徙,他们并不是像后来的“闯关东、走西口、下南洋”是因为贫困而离开家乡的,反而是因为家乡的富裕而被强制迁徙的,其实这是有历史背景的。元末明初的时候,元顺帝昏庸无道、天下烽烟四起、各路好汉纷纷揭竿而起,老百姓更是因为连年的战争死伤无数,人口那是大大的在减少。可能是为了响应元朝的灭亡,连年征战不说,旱、水、蝗、瘟都接踵而来了。它们的到来使老百姓的田里颗粒无收、生活更是雪上加霜,饿死的、病死的、淹死的,使得好多地方已经出现了“吃人”的现象了。号称中原大地的河南”已到了“春泥归来无栖处,赤地千里少人烟”的状态了。
而有一个地方就像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一样,那就是山西。首先中原的大战并没有波及到山西,其次是山西也没有发生大的旱、水、蝗、瘟四灾,地方风调雨顺、百姓安居乐业、人民的生活过的悠哉悠哉。那时候的山西,就和现在的北京一样,好多人都涌入到了山西,让山西的人口达到了顶峰(当时河南的人口是189.1万多、河北的人口是189.3万多、而山西的人口是403.450万),和其他的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饿的饿死、饱的撑死,其他地方经济、人口都赶不上山西,发展不平衡。自古以来,只有吃不饱饭才能造反,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,到了洪武、永乐年间,朱元璋、朱棣父子俩意识到了再这样下去不行,于是启动了“山西化功能疏散、中部大开发、建设北大荒”等一系列***。
当明朝***发布了这样一个政策后,很多山西人是反对的,毕竟故土难离,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。但是没有办法,是大明的臣民就得听***的。当然***也是恩威并施,对于不听话的老百姓打、骂、骗、绑,使用了各种办法把他们弄出山西了。对于听话的老百姓还给了一系列惠民政策,来安抚老百姓那颗受伤的心灵。
1.从山西***到凤阳进行垦荒,给老百姓荣誉感,因为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,而且还是陪都。
2.以招兵的形式进行垦荒,等仗打完了复原到地方。
3.优先安排“田少丁多、无田之家”进行迁徙,因为中原地区田地多的是。
4.对于积极主动***的老百姓,奖地、奖房、奖钱,鼓励他们“转介绍”其他人一起***。
经过大范围、十七次的迁徙,从山西流出的人口就达到了100万以上,遍布了祖国各个地方。当时,他们拿着大小行李、扶着妻儿老小,深深的望了一眼村口一起陪伴他们长大的大槐树,把大槐树印在了心里,盼望他们的后代能找到大槐树,那就找到了他们的根。所以说大槐树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精神。
据说背着手走路、脚的小拇指是两瓣的人都是当时从大槐树那里出来的。
“树高千尺,落叶归根”这个词很好的诠释了一个中国人不论你的成就有多高、在外面有多辉煌,但是永远不会忘了自己的“根”在哪里。现在很多的海外华侨同胞们都回到了***大槐树下寻根问祖,回想当年祖辈们的心酸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喜欢念旧的民族、一个喜欢寻根问祖的民族,在很多人的家里还供着祖宗牌位,供后代子孙进行瞻仰、给后代子孙追寻“根”的来源提供了线索。“你姓张、我姓张,现在咱俩可能不是一家,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开玩笑,有可能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。”
我是阿文,是一位历史爱好者,并不是历史大咖,码字不易,感谢朋友们的关注。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大家多多留言、多多吐槽,让我们一起探讨历史的奥妙!